全社會用電量和供電量迎來重大節點
雙雙突破1000億千瓦時背后的“廣州韌勁”
12月12日,廣州全社會用電量、供電量均突破1000億千瓦時。廣州電量比新中國成立時增長近1000倍。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表示,預計今年廣州市全社會用電量將達11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4%,供電量將達1047億千瓦時,同比增13%。
2021年,面對廣州市疫情復雜嚴峻與電力供需緊張的雙重壓力,廣州供電局主動擔當、精準安排,應對了疫情肆虐、氣溫多變、多項保供電任務等多項考驗,最大程度保障社會經濟用電需要。前三季度廣州電力需求不減反增,有力支撐了廣州GDP同比增長9.9%。
“雙破1000億千瓦時”數字的背后,彰顯的是“硬核”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韌勁,體現了南方電網堅強網架的厚積薄發,服務保障的務實可靠,以及創新驅動的生生不息。
定力:網架基礎更具“韌性”
“十四五”期間預計新增變電站93座
“12月12日,經過21個小時,1000多項操作,日均同步完成30項設備投產前試驗,黨員突擊隊60多名黨員加班加點,交流場順利投產。”在廣州增城的大灣區中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以下簡稱“中通道工程”)現場,項目經理朱博這樣告訴筆者。
廣州電網是西電東送的受端負荷中心,位于廣東500千伏主環網中心區域。南方電網西電東送八回交流十一回直流,其中四回直流落點在廣州。廣州電網穩定運行,成為大灣區能源安全供給的“定海神針”。
2021年,廣州市審議通過《加快電網建設規定》,設立全國首個保障城市更新電力供應的政企聯席辦公室。這一系列舉措,提出了新時期廣州電網建設的新要求,加快了電網建設的步伐。
廣州供電局高質量完成廣州“十四五”電網規劃,全力推進大灣區中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穗橫甲乙線增容改造、南沙慶盛樞紐輸電線路遷改工程、獵橋變電站等重點工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同時,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設立,未來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特征的新能源大規模并網,要求電網網架不僅要更加堅強,還需要更有韌性的適應能力。
在主網方面,中通道工程就是廣州供電局致力打造柔性電網、增強網架靈活性的代表工程。作為南網首個建在大電網負荷中心的柔性直流工程,中通道工程將有效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電網網架安全供應的保障能力,增強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安全接入和消納能力。
在配網方面,廣州供電局建成了全國最大規模的自愈配電網,也是全國第一個實現公用饋線集中式自愈全覆蓋的城市。配網線路故障處理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下降至2分鐘,大大提高供電可靠性。
預計“十四五”期間,廣州將新建500千伏變電站4座,220千伏變電站24座,110千伏變電站65座,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彈力:電力保障更具“韌性”
創新推出“四辦”舉措解決辦電難題
今年5月中下旬,新一輪疫情侵襲廣州,彼時恰逢一年一度的高考,同時龍舟水和高溫天氣交替出現,這對城市供電保障帶來了嚴峻挑戰。
廣州供電局建立“單位抓總、戰區主戰”的供電保障機制,以“組合拳”應對“大會戰”,協調屬地政府安排2237名保供電人員、48輛發電車持續奮戰在保供電一線。
這是一場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硬仗。這支久經考驗的“保電鐵軍”,克服了疫情防控、多點故障、復雜環境搶修、夜間施工等諸多困難,圓滿完成各項保電任務。
今年以來,面對電力供需緊張形勢,廣州供電局的電力保障服務體現著廣州特色的柔性、彈性和韌性。
按照“保民生、保公共服務、保社會穩定、保電網安全”原則,廣州供電局提前謀劃、及時應對,靈活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堅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在切實保障民生用電的同時,著力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挖掘潛能,激活用戶用能需求。
此外,廣州供電局創新推出“四辦”舉措,通過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解決高壓用戶辦電問題,成為全國“獲得電力”“三省”服務標桿,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讓群眾分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共享幸福生活。自2019年開始評價以來,廣州“獲得電力”指標始終位居全國前列。
這些舉措,最大程度保障了城市社會經濟的用電需要,在多重壓力下推動廣州電力需求不減反增,有力支撐了廣州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
活力:數字賦能更具“韌性”
打造“三片一點一標桿”
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8月29日,廣州市虛擬電廠首試牛刀。當天深夜的荔灣龍溪,居民用電節節攀升,電網負荷一度告急。廣州電網通過虛擬電廠平臺向公交充電公司發出首條直調指令,精準削減變電站負荷,降低80臺電動公交充電功率,調整公交充電計劃時間,保障了2000戶家庭的空調用電。
電動公交汽車既是用電的主體,也是儲能的主體,通過靈活調節與經濟手段,實現了削峰填谷。虛擬電廠的手段,讓電網的“韌性”更強,“活力”更足。
這是廣州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一個縮影。廣州供電局通過打造“三片一點一標桿”,以數字電網作為承載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三片”分別是南沙、琶洲、從化。其中,南沙將結合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的優勢,打造國內最大的5G+數字電網應用示范區;琶洲作為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重點建設數字電網;從化將打造服務鄉村振興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于一體的多元用戶互動、多能協同示范區,提升城鄉電力服務均等化水平。
“一點”是建設超低能耗、低碳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目前在建的棠下集中式數據中心,通過綠色算力的嘗試,降低數據中心的單位能耗,做到以更少的能耗提供更大的算力。
“一標桿”是指氫電融合的標桿。它們將在用電低谷時儲能、到了高峰時放電。
未來,通過數字賦能的電網,將以“電力+算力”支撐綠色能源供給體系,為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支持。(記者 劉倩 郝思遠 王穎)
關鍵詞: 廣州 全社會用電量 供電量 均突破1000億千瓦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智能制造的加速發展,將數據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企業戰略的高度,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尤其是生產系統的數據往往被認為是企業的命脈所
跨界并購時下正熱的光伏資產,股價卻提前大漲,沐邦高科(603398 SH)的收購引起爭議。1月10日晚間,沐邦高科披露收購意向,公司擬以現金方式
和2022微信公開課PRO上預告的一樣,1月11日,企業微信在最新版上線了企業微信連接視頻號等功能。不管是針對企業要服務的消費者,還是針對企
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如火如荼,威孚高科(000581 SZ)擬加大力度布局氫能業務。1月10日,威孚高科發布氫能業務發展戰略規劃綱要,規劃指出,至20
元宇宙依然是A股市場上的熱點,不少公司趨之若鶩。上市不到半年的山水比德(300844 SZ)就是其中一員。1月10日晚間,山水比德發布公告稱,公
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圓通速遞業績增長超預期。1月10日,圓通速遞(600233 SH)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億
在業績較為穩健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德源藥業(832735 BJ)堅持研發投入,繼續發力生物制藥。1月10日,江蘇德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源藥業)
在原料端價格上漲沖擊和四季度鋼鐵市場下行壓力之下,包鋼股份依然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業績成績單。1月11日晚間,包鋼股份(600010 SH)公告稱,
切入物聯網業務的世紀鼎利,沒想到卻是在埋雷。1月10日晚間,世紀鼎利(300050 SZ)發布公告表示,擬出售全資子公司上海一芯100%股權,出售價
隨著化工行業迎來景氣周期,興發集團(600141 SH)作為國內磷化工行業龍頭,主營產品草甘膦、有機硅、二甲基亞砜等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公
繼首份上市城商行業績預告釋出之后,上市股份行、農商行也紛紛曬出成績單。1月10日晚間,興業銀行(601166 SH)披露業績快報,2021年該行實現
超越科技的計劃沒有變化快,或者當初設定目標時就不理性。1月9日晚間,深交所就超越科技(301049 SZ)業績預告變臉一事下發關注函。公司需要
深耕軍用集成電路市場的振華風光沖刺科創板IPO,并加速向IDM模式轉型。近日,貴州振華風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
頻繁推進資本運作的知名公司吉宏股份(002803 SZ)踏上了易主之路。11月29日晚間,吉宏股份發布易主公告,公...
公司及聯營公司成本壓力加大,公司主營業務改善效果體現不充分。2021年半年報中,冰山冷熱(000530 SZ)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