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半導體領域知名企業揚杰科技(3003736.SZ)收獲不小。
1月9日晚間,揚杰科技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盈利7.19億-7.94億元,同比增長90%-110%。
對此,揚杰科技解釋稱,公司抓住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機遇,積極開拓市場,營業收入快速增長。
備受關注的是,揚杰科技的新產品業績亮眼。其中,IGBT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00%。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幾年,揚杰科技持續進行加大研發投入,前瞻性進行產業、產品布局,推動公司經營業績快速增長。2019年,公司盈利2.09億元,2021年預計較2019年增長2倍多。
2021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揚杰科技研發支出為1.72億元,同比增長約91.11%,明顯超過營業收入增速。
全年預盈超7億創紀錄
揚杰科技抓住了機遇,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經營業績。
根據業績預告,2021年度,揚杰科技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約為7.19億元-7.9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約3.78億元,同比增長90%-110%,基本上實現翻倍增長。公司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約為6.65億元-7.41億元,上年同期盈利約3.68億元,同比增長80.75%-101.30%。
揚杰科技于2014年1月23日通過闖關IPO登陸A股市場,上市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整體上呈現穩步增長勢頭。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0億元、凈利潤1.03億元、扣非凈利潤1億元。2014年至2020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分別為6.48億元、8.34億元、11.90億元、14.70億元、18.52億元、20.07億元、26.17億元,2020年的營業收入較2013年增長約4倍。
相較于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在2018年出現一次波動。2020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78億元、3.68億元,較2013年分別增長約267%、268%。
從上述業績數據看,毫無疑問,2021年是公司歷史上業績最好的一年。
去年三季報顯示,揚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2.41億元,同比增長75.76%,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65億元、5.37億元,同比增長115.17%、110.31%。
分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42億元、11.38億元、11.61億元,同比增長93.37%、75.10%、64.24%。凈利潤為1.55億元、1.89億元、2.20億元,同比增長179.70%、112.79%、86.59%??鄯莾衾麧櫈?.53億元、1.80億元、2.05元,同比增長158.20%、112.19%、83.48%。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為高速增長。
對比年度業績預告與三季報,四季度,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區間為1.54億元至2.29億元,同比增長約32.76%-97.41%,扣非凈利潤區間為1.28億元-2.04億元,同比增長約14.29%-82.14%。四季度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的同比增速略有放緩,但并不影響全年業績高增長。
揚杰科技解釋稱,2021年,受益于國家及地區出臺的利好政策和下游市場拉動,公司抓住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的機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速新建產能釋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以上。此外,受益于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多家子公司經營向好,助力公司整體效益提升。
研發投入增逾90%
揚杰科技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經營業績,與其研發能力增強、新產品商業化有關。
揚杰科技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專業致力于功率半導體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等高端領域的產業發展。公司主營產品為各類電力電子器件芯片、功率二極管、整流橋、大功率模塊、小信號二三極管、MOSFET、IGBT及碳化硅SBD、碳化硅JBS等,產品廣泛應用于5G、電力電子、消費類電子、安防、工控、汽車電子、新能源等諸多領域。
2014年上市以來,揚杰科技已經先后完成三次股權融資,累計直接融資27.52億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半導體產業布局,其中不乏前瞻性布局。比如,2016年,公司通過定增募資10億元,其中1.5億元用于SiC(碳化硅)芯片、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建設。SiC芯片代表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去年1月,公司募資14.90億元,主要用于智能終端用超薄微功率半導體芯片封測項目。
除了投資建設,揚杰科技還積極外延式并購,公司先后收購了愛普特12.50%股權、廣盟半導體88.3176%股權、成都青洋60%股權、南通金信灝華4.92%合伙份額等。其中,成都青洋2021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5%。
持續進行產業布局,揚杰科技基本完成了全球市場布局。公司在廣州、深圳、廈門等12個城市設有技術服務站,境外設有韓國、日本、印度等11個國際營銷、技術網點。公司擁有華為、大金、DELL、SONY、西門子等知名客戶,2019年上半年,公司還取得了與中興、大疆等知名終端客戶的進口替代合作機會。
在技術方面,經過持續研發,揚杰科技也具有優勢。公司稱,其已是國內少數集單晶硅片制造、芯片設計制造、器件設計封裝測試、終端銷售與服務等縱向產業鏈為一體的規模企業,產品已在諸多新興細分市場具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及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揚杰科技還在不斷開發新產品。根據2021年度業績預告,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進重點研發項目管理實施,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促使新產品釋放效益。2021年,MOSFET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30%,小信號產品營收同比增長82%,IGBT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00%,模塊產品營收同比增長35%。
在研發投入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揚杰科技的研發支出為1.72億元,遠超過去任一年度,同比增長91.11%。(記者沈右榮)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智能制造的加速發展,將數據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企業戰略的高度,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尤其是生產系統的數據往往被認為是企業的命脈所
跨界并購時下正熱的光伏資產,股價卻提前大漲,沐邦高科(603398 SH)的收購引起爭議。1月10日晚間,沐邦高科披露收購意向,公司擬以現金方式
和2022微信公開課PRO上預告的一樣,1月11日,企業微信在最新版上線了企業微信連接視頻號等功能。不管是針對企業要服務的消費者,還是針對企
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如火如荼,威孚高科(000581 SZ)擬加大力度布局氫能業務。1月10日,威孚高科發布氫能業務發展戰略規劃綱要,規劃指出,至20
元宇宙依然是A股市場上的熱點,不少公司趨之若鶩。上市不到半年的山水比德(300844 SZ)就是其中一員。1月10日晚間,山水比德發布公告稱,公
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圓通速遞業績增長超預期。1月10日,圓通速遞(600233 SH)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億
在業績較為穩健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德源藥業(832735 BJ)堅持研發投入,繼續發力生物制藥。1月10日,江蘇德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源藥業)
在原料端價格上漲沖擊和四季度鋼鐵市場下行壓力之下,包鋼股份依然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業績成績單。1月11日晚間,包鋼股份(600010 SH)公告稱,
切入物聯網業務的世紀鼎利,沒想到卻是在埋雷。1月10日晚間,世紀鼎利(300050 SZ)發布公告表示,擬出售全資子公司上海一芯100%股權,出售價
隨著化工行業迎來景氣周期,興發集團(600141 SH)作為國內磷化工行業龍頭,主營產品草甘膦、有機硅、二甲基亞砜等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公
繼首份上市城商行業績預告釋出之后,上市股份行、農商行也紛紛曬出成績單。1月10日晚間,興業銀行(601166 SH)披露業績快報,2021年該行實現
超越科技的計劃沒有變化快,或者當初設定目標時就不理性。1月9日晚間,深交所就超越科技(301049 SZ)業績預告變臉一事下發關注函。公司需要
深耕軍用集成電路市場的振華風光沖刺科創板IPO,并加速向IDM模式轉型。近日,貴州振華風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
頻繁推進資本運作的知名公司吉宏股份(002803 SZ)踏上了易主之路。11月29日晚間,吉宏股份發布易主公告,公...
公司及聯營公司成本壓力加大,公司主營業務改善效果體現不充分。2021年半年報中,冰山冷熱(000530 SZ)總結...